这个夏天,纯电动车市场的核心战场在三排SUV。先是特斯拉在7月16日亮相Model Y L,之后28日理想i8正式上市,31日蔚来旗下乐道L90也紧接着上市。这曾经是中国车市的一个小众市场,三排座椅主要出现在MPV车型上。但随着过去几年理想L9、问界M9等增程式SUV的热销,三排SUV的需求被挖掘出来,并且在今年进入了纯电动领域。
理想i8实车照片。
随着同级别车型增多,价格也逐渐下探,比如乐道L90把BaaS模式下的起售价降至18万元,试图将这一原本定价普遍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推向20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
纯电大三排SUV之所以能够大量出现,技术是重要的支撑,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则是目标。但它到底能带来多大效果,则更多受制于外部因素,而非产品本身。
01
支撑纯电大SUV的基础技术是什么?
纯电车型到底能做多大,一个核心制约因素是续航。
和小车相比,大三排车型更多地用于一大家人共同出行,对续航要求往往更高。与此同时,另一个现实却是车越大,能耗就越高,续航越不经用,因为大车不仅行驶过程中的能耗更高,安静状态下的能耗也更高,所以纯电大SUV通常都面临车身笨重、续航不足的弱点。而如果想保持和小车相同的续航能力,要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么降低车身的重量。而要做到这两点,都离不开技术。
以电池来说,宁德时代的第二代CTP技术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提高到210kWh/kg,并在2021年大规模应用,这为大车的续航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理想i8以及乐道品牌都是在这一年开始立项。但是电池技术起到的仅仅是托底的作用,很少有车企会顶格使用电池的能量密度,因为那样的话会带来电池寿命缩短、安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后果。即使之后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把能量密度上限进一步提高,大多数纯电三排SUV所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仍停留在160-200kWh/kg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就非常关键,而这方面的进展集中发生在这两年。拿2024年2月上市的老款蔚来ES8 75度电入门款和尺寸相近的乐道L90 85度电入门款相比,后者在电池容量更大的前提下整备质量反而轻了315公斤,电池、电机、电控、线束等各类零部件都在变得更轻。另一个例子则是同为大SUV的特斯拉Model Y L和Model X入门款,预计今年秋季上市的前者比2023年年初交付的后者也要轻近300公斤。
在电池技术托底、轻量化技术加持之下,纯电大SUV对消费者来说经济性就开始体现出来。而轻量化本身从长期来看对车企也是好事,因为轻量化对应的是更少的物料成本,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当供给和需求两端的条件都趋于成熟的时候,决策做纯电大SUV对车企来说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02
三排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大SUV不一定非得有三排。比如小鹏旗下的最大号的纯电SUV G9也只有前后两排。之所以“三排”车型今年扎堆上市,离不开前两年纯电MPV对市场的教育。
原本MPV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商务客户,但自从2021年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后,多孩家庭的数量增加,家庭用户也开始成为MPV的潜在消费者。2022年新生儿中,二孩、三孩的比重合计达到53.4%,已经超过一半,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极氪等多个本土品牌开始推出价格在40万元以上的纯电MPV,并将之作为旗舰车型力推。这一趋势到2023年更趋明显,仅当年四季度就有小鹏X9、理想MEGA等多款车型发布。
这些家商两用的MPV车型可以满足城区或城际的一家多口出行,尤其是满足多代、多孩共同出行的需求。这类需求更强调乘坐的舒适性,而非SUV主打的道路通过性。同时由于行驶场景主要在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区,因此消费者也较少有补能顾虑,愿意为纯电车型买单。尽管这类车型售价通常在40万元以上,单品的年销量多数也仅1万-2万辆,但是在多孩家庭中已经拥有了明显的能见度,让纯电大三排车也开始进入家庭用户的购车视野。
一旦家庭用户开始认真考虑三排车,那MPV这样的“保姆车”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通过性偏弱以及过于强调舒适所导致的储物空间不足,都会限制车辆的使用场景。而大三排SUV则恰好可以解决MPV所无法覆盖的这部分需求,与之形成互补。对于主要追求舒适性的用户来说,MPV仍是优选,而对于希望兼顾舒适性和户外需求的用户来说,SUV则更合适。而SUV车型由于市场体量更大、规模效应更明显,同等条件下的售价往往要比MPV更低,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三排车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近年来日益流行的露营等消费新风尚也让人们更多地考虑大车。和早年人们喜欢大车主要是为了排面不同,现在即使不考虑排面以及拖家带口的因素,人们希望放在车上备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露营设备,到各类野餐炊具,甚至鱼竿以及床上用品……随着可消费的品类猛增,一旦买了,就永远只会嫌空间小,然后去不断地追求更大的车。而随着大车的价格现在已下降到3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这方面需求还有望继续增长。
03
市场天花板是最大挑战
虽然纯电大三排SUV对应的市场需求确实在增长,但是其市场天花板整体较低,这个增长在短期内对市场结构以及车企自身经营的影响力仍然相对有限。
首先,纯电大三排SUV面临来自混动对手的强劲竞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为鸿蒙智行体系中的问界M8、M9以及理想L8、L9,还有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的D9。这几款车当中,M9和D9都有纯电版,但真正占据销量大头的都是混动版。如果算总账的话,腾势D9今年上半年销售5万辆,L8和L9合计与之相当,同时问界M8单月销量就超过2万辆,M9的月销也接近2万辆。这些车型的混动产品销售体量都远远超过X9、MEGA等纯电大三排MPV,未来也势必将对纯电大三排SUV的销量造成压力。
导致大车用户偏爱混动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这些消费者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和年轻人相比具有更强的风险厌恶,因而对补能的态度往往会更偏向保守。这个消费倾向的彻底转变还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由于大车的价格较高,其总体的市场规模也明显受限。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30万元以上SUV的总销量仅67.8万辆,仅占当期汽车总销量的6%,如果去掉近一半的油车,再去掉大约一半的混动车型,留给纯电大三排SUV的市场份额每个月也就3万多辆,这块蛋糕甚至还不如特斯拉Model Y这一个车型巅峰时的销量大。
即使把价格往下打,情况也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扭转。油车时代大三排SUV的王者丰田汉兰达,在2022年巅峰时期售价在20多万元,月销最多也就是1万多辆。而目前汉兰达的实际售价已经跌破20万元,销量则更是同步回落到7000辆左右,这还是五座与七座车型合计的结果。
市场总容量如此有限,仅此一条就使得眼下这波“纯电大三排SUV浪潮”很难单独撑起一个新的汽车消费时代。这与其说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发展到了新阶段,不如说是技术发展之后纯电车型阵容的自然扩张。
九融配资-配资平台开户炒股-十大权威安全配资平台-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